开拓创新 夯实责任
努力提升林业管护资金使用效益
吉林省敦化市林业局
各位领导、同行,大家好!
感谢学会提供了这次交流、学习的机会。
随着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落地实施,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管理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和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开展造林绿化工作,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成为我们林草部门的主要职能。因此,财务工作要紧紧抓住生态保护这个牛鼻子,用好用活“两山”理论,提升森林管护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即是我们财务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光荣使命。
作为基层林草主管部门,即要负责辖区国有森林、草原的管护工作,还要负责集体、个人公益林、天然林商品林管护资金的考核发放任务。现在,请允许我结合敦化市林业局财务工作实践,着重从上述两个方面,简要汇报一下我们是怎样使用财政管护资金,提升使用效益,达到保护生态目的的。
一、在国有林管理上实行科技引领、常态化考核,提升管护资金使用效益
目前,敦化市林业局森林管护资金来源全部为中央林业改革发展资金及省级林业保护与发展补助资金。面临着管护职工薪酬水平提高需求与资金来源单一、总量不足的矛盾;森林资源管护成效与职工管护责任心的矛盾。我们常常思索:如何有效化解这些矛盾?怎样合规、有效使用财政管护资金?怎样利用财务管理手段大力激发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和潜能,切实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最大化,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林业经济良性循环。
在认真研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我们以绩效为导向,以资金预算实施、资金运行监管为切入点,着力健全绩效管理机制,全面实施预算精细化管理,在资金分配上,严守“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支出底线,强化资金运行主体责任,完善资金监管制度。财务部门改变事后账务核算传统方式的被动局面,积极谋划,与相关主管科室协商,主动向林业局党组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达到管护业务与资金使用有效结合,项目管理与财务预算有机结合,在“管好、分好、用好钱”上加大工作力度,确保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计划行,助力管护资金效益提升。
(一)组建机构、建立制度。
创新森林资源管护模式,将生态公益林管护与商品林管护并轨管理,财务实行单独核算。重整森林资源管护队伍,成立资源管护、考核办公室,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出台了森林资源管护信息化考勤制度、即时报告制度、人员竞聘办法、吉林巡护终端管理办法等七项制度,两项工作职责,一个考核办法。
(二)科技引领,智能巡护。
针对森林资源巡护监管难的问题,依托“互联网+吉林巡护云平台”,结合云计算、移动通讯、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在每名管护人员配备的智能手机上安装巡护APP软件,搭建森林资源信息化巡护管理平台,实现管护人员的实时巡护位置定位、巡护轨迹查询、事件信息上报以及巡护日志管理功能。
(三)健全机制,常态考核。
健全管护资金绩效评价机制,制定《森林资源管护绩效考核奖惩办法》,办法中详细规定了考核对象、考核时间、考核方式、考核指标、考核结果评定程序、考核结果应用,采用查阅内业材料、例会情况、管护区抽检相结合等办法,进行当场打分。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组建局、场两级考核体系,实行二级考核制度,“局对场、场对人”。
“局对场”,按照年终森林资源管护考核总成绩,对全局总成绩排名前五名的管护单位,增加一定额度管护费用。对年度管护成效明显,措施得力,考核成绩提升幅度较大的1—2个管护单位(未进入总成绩前五名),按照《森林资源管护绩效考核奖惩办法》中成绩第五名的标准增加管护费用。连续两年年终森林资源管护考核成绩排名后3名的单位,主管场长调离原单位,不再从事森林资源管护管理工作,党组约谈该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取消该单位所有后备干部提拔任用资格。
“场对人”,财务部门综合考虑财政专项资金总量、管护面积与管护人员数量,将管护人员职工薪酬分为两部分,即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绩效工资部分全部纳入当月考核范围,局公益林办公室管人、考核办公室管考核打分、财务科按照考核结果负责“分好钱”,将管护资金使用的绩效责任传导到每一名管护职工。1、考核得分在95分以上,兑付全额绩效工资;2、考核得分在90-94分,兑付90%绩效工资;3、考核得分在85-89分,兑付80%绩效工资;4、考核得分在80­-84分,兑付70%绩效工资;5、被检查单位当月考核在79分(含)以下者,取消考核组、稽查中队绩效工资,由资源管护办公室组织培训考试,考试不合格或连续两个月考核在80分以下,解除责任主体管护聘用合同。
(四)强化措施,惠及民生。
投入600余万元用于管护工作创新和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一是强化禁牧工作,按照《敦化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行封山禁牧的通告》文件要求,开展禁牧专项整治行动,购置联络对讲机77台,解决了重点禁牧区域存在无手机网络信号、通讯条件差的问题。同时完善生态围栏建设,完成围栏246㎞施工建设,既对越界流窜放牧起到有效阻隔,又对冠下幼苗幼树起到保护和促进生长的作用;通过采取综合有效的管护措施,严厉打击辖区内违法放牧行为,禁牧成效明显。二是增加森林保护宣传力度,在景区、景点和管护站点安装6套太阳能森林资源管护智能宣传系统,利用红外探测器人体感应模式,对过往游客和行人宣传林业政策法规和森林防火提示。三是为基层管护人员配备适合林业野外巡护使用的终端定制机,解决管护人员巡护难问题,提高了管护员工作积极性。四是与移动公司签定合作协议,就巡护期间软件使用流量消耗给予补助,现管护人员每月享受40G全网络流量补助标准。五是在管护单位安装指纹头像识别机47部,用于日常考勤头像识别管理。
通过资金的合理使用,一是监管难度大为降低,二是将一线管护人员的实际收入与管护效果挂钩,提高了管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真正做到把资金用在刀刃上。
二、在集体和个人天然商品林管理上实行开拓创新、夯实责任,实现管护资金绩效目标
我市集体和个人天然商品林面积32.8万亩。散落于16个乡镇,位置比较分散,随着乡镇机构改革,乡镇林业站与林业局脱钩,管护主体责任难以落实。面对以上难点,财务部门主动向林业局党组提出建议:由林业局向市政府请示,经批复,我们将财政专项资金按照管护面积拨付到各乡镇,由各乡镇根据实际情况负责组织实施。
为实现管护工作总体目标资金绩效指标,我们与市财政局、农村农业局、市扶贫办联合行文对资金的规范使用和绩效考核进行细化,具体要求要加强效益产出成果,确保按时按质量完成管护目标。在管护中要注重社会效益带动作用,拓宽就业渠道,提高贫困人口经济收入,尤其是本辖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时,各乡镇还担负起了资源管护目标的考核与监督,管护人员补助费用与考核结果相挂钩,按照“谁花钱,谁负责”的原则和“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责任约束机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林(草)长制”的实施,遵照各类资金的管理办法和要求,将集体与个人的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与天然商品林管护资金进一步优化整合,并把数字信息及大数据管理技术也融入到其中,使管护工作更加轻松高效,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总之,财务人员要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在思想上作转变,在管理上下功夫,把财务触角延伸到具体业务中去,从事后核算型向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管理型转变,树立现代财务理念,提高管理水平。
以上汇报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各位同行给予指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