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会计文化建设之我见
2017-09-14

  

完善会计文化建设之我见

  蒋嘉滨

  【摘要】:本文主要对我国会计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相关阐述,并针对如何在具体会计工作中更好的、有效的发挥会计文化建设的作用,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预计通过完善会计制度执行力与网络监控,可实现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与综合业务素质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完善制度 网络监控 交流经验 业务互通

  一、我国会计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

  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步伐加快,中国会计正在不断向国际化趋同。2001年国家发布《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等8项准则;2006年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2008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11年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我国的会计核算、税收法律、内部控制、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一直没有停止改革与发展的步伐,会计文化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已实现制度化、周期化,为会计人员了解最新的会计知识、提高综合业务素质搭建了网络学习平台;各地政府开始注重会计文化建设理论研究,通过财政部门与会计学会征集、评选优秀论文等方式,促进会计学术研究更上层楼;成立了高级会计师联合会等组织,对会计文化建设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从我国会计文化建设实际执行情况与效果分析来看,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1、会计制度虽规范化到位,但约束力弱,导致会计行为随意,执行效果欠佳。

  我们知道,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会计制度的约束力更倾向于一种行业准则,其实质与法律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以国家的强制力作为实施的手段。

  我国的会计制度建设比较完善,内容也较规范,但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会计造假丑闻现象却屡禁不止,不仅对我国的整个市场经济秩序与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也使得人们对会计执业行为和会计人员的公信力产生了质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究其根本无非就是惩罚机制不健全,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让舞弊者心存侥幸所导致。因此,我们要搞好会计文化建设,必须要在会计制度完善的基础上,建设配套的会计监管制度,确保会计制度落到实处。

  2、网络会计继续教育虽已实现制度化、周期化,但敷衍了事现象严重。采用网上会计继续教育听课的方式,让很多人钻了网络监控效果薄弱的空子,代听课现象严重,无法从根本上实现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普及与效果。

  3、会计人员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参加学习、培训的机会较少,限制较多。在多数单位领导的心目中,比较受重视的是高层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为他们提供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较多,对他们寄予的创效期望也较大。相反,在他们认为,会计人员与单位创效相关性低,对会计人员培训是一种浪费行为,为此支付相关成本尤为不值。结果导致会计从业人员参加学习、培训的机会很少,整体队伍素质提升速度缓慢。

  4、会计人员专业知识与实务操作的单一性太强,缺乏整体水平提升空间。随着会计软件的普及与应用,会计工作基本上都实现了微机操控管理。对于大、中型企业的会计人员来说,会计核算业务量大,需要根据具体职能划分为不同科室,即使在同一科室,也是每个人分管不同的专项业务,受网络安全权限管理的限制,每名会计人员只能查看自己管控的资料和数据,无法实现对重要会计资料的资源共享,削弱了会计人员的业务互通能力。

  5、掌握电算化操作技术、综合能力强的网络会计较为缺乏。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进步的时代,由于缺乏既掌握较强的会计专业知识,又熟悉计算机和网络信息化使用的综合型会计人才,已对我国互联网会计和会计综合化的发展造成了重大阻碍。

  6、会计业务电算化、网络化,容易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造假现象的发生。

  7、会计理论研究与实务经验成果未能得到落实与普及,容易造成理论与实际工作脱节现象,违背了会计文化建设引导行业进步的初衷。

  三、对完善会计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强化会计制度约束力,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会计网上可查询的会计人员信誉档案库。以身份证号码作为查询条件,公示每名会计人员的信誉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对违法、违规者进行警告、惩处、取消从业资格等处罚,让失信者受到应有的惩罚和社会的唾弃,让诚信者受到社会的信任和尊重,最终形成会计从业人员自觉遵章守纪的良好行业作风,赢得社会公众的认可。

  (2)加大会计人员违法、违规案例的宣传力度。用事实警醒单位领导与会计从业人员重视名誉、遵章守法,形成“不敢为”的从业心理,减少会计人员违规操作行为。

  2、在坚持会计继续教育网上培训、会计终生制教育的基础上,辅以集中培训方式,确保会计继续教育的实施效果。由各省、市财政局组织,聘请财会、税务人员为教师,有针对性地结合会计实务,为财务人员进行授课。讲解最新的财会、税法政策,会计实务处理中的重点与难点,让财务人员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确、了解、掌握,确保会计人员整体素质水平大幅度提升。

  3、强制性、全面性的多为会计从业人员创造学习、培训机会,加快会计人员整体队伍素质提升速度。

  在实际工作中,多数单位的会计人员培训原则都是——涉及到谁负责的业务,就由谁去参加相应培训。这种方式存在的弊端如下:(1)最新财政、税收政策知识培训人员的单一性,难以实现全员范围的知识普及,不利于会计从业人员整体队伍素质水平的提升。(2)由于工作调动或离职等原因,未参加过最新财政、税收政策知识培训的会计从业人员,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正确的业务操作流程与处理方法,容易为单位带来潜在的涉税风险。

  解决办法:可采取由财政部门组织,每年定期举办培训班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为确保授课效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授课内容先进化:即培训内容既可以是最新的财政、税收政策,也可以是最新、最通用的财会软件设计理念及操作说明等。

  (2)授课内容实务化:即培训内容不能空讲理论,要与实际业务相结合,确保学习效果。

  (3)授课制度常规化:即要把授课制度变成财政部门的常态职责,坚持执行下去。

  (4)授课人员全面化:即要实现会计从业人员的全员培训。

  (5)授课时间机动化:由于各单位会计报表及业务集中处理时间的不同,不便于所有单位会计人员在同一时间参加集中培训。为确保所有会计从业人员都能参加培训,可通过分期办班的方式进行解决。

  4、多种方式搭建会计人员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为会计人员进行经验交流与业务互通提供可能。

  (1)建立网络会计业务答疑平台。以论坛方式,组织富有丰富经验的资深专职人员,随时对会计实务操作人员在具体业务处理中遇到的难题进行解答,促进会计人员学习业务与交流经验。

  (2)丰富会计网实务操作内容。例如针对企业所得税网上申报业务,结合各省、市实际业务流程,将申报内容、注意事项、办理方式、会计处理等相关要求,用明文教程的方式,展示于网站之中,形成系统的“实务操作资料库”,满足会计从业人员随时学习实务操作的工作需求。

  (3)在财政部门定期培训时,增加不同单位会计人员参与授课环节,实现会计从业人员相互间的经验交流与业务互通。每次集中培训时,由各级财政部门挑选部分会计从业人员,要求其结合自身工作单位性质、分管业务性质,有针对性的讲解会计实务处理流程与注意事项,同时进行答疑解惑,强化会计从业人员业务交流学习效果与业务互通能力,最终实现会计从业人员整体业务素质水平大幅提升。

  5、为满足网络会计的人才需求,需要在会计继续教育培训内容中增加会计电算化操作技术、网络信息化使用知识的内容,以适应时代的进步与发展。

  现有的会计电算化教育内容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之处:(1)教学软件相对落后,与实务操作相比可借鉴性较弱。(2)教学内容只是操作流程,而不涉及编程原理、勾稽关系、数据来源等相关性内容,不利于会计从业人员在现有软件基础上结合各单位业务实际进行软件模块功能拓展。(3)由于不了解、掌握会计软件数据计算依据及原理,难以保证成本计算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甚至会误导领导的生产经营决策,为单位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4)有关网络会计的教学内容极少,不利于广大会计从业人员掌握网络会计操作方法。

  解决办法:实现会计电算化教学软件的先进性与可借鉴性;丰富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将会计软件编程原理、勾稽关系、数据来源、计算依据及原理、网络会计操作都纳入教学内容,全面培养既掌握较强的会计专业知识,又熟悉计算机和网络信息化使用的综合型会计人才,大力促进我国互联网会计和会计综合化的发展。

  6、由会计业务电算化、网络化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造假现象,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解决:

  (1)制定与会计电算化相适应的会计准则,堵塞会计软件设计漏洞,确保会计电算化信息真实、可靠。

  (2)加大对会计基础工作审核的奖惩力度,以确保会计业务处理准确,原始凭证完整无缺。

  (3)实现会计人员交接书档案管理,对会计人员的违规行为进行终身追责。

  7、为确保先进的会计理论研究与实务经验成果能及时得到落实与普及,可在财政部门组织的强制性授课内容中增加相关内容。通过将先进的会计理论研究与实务经验成果宣传落实到位,可实现会计文化建设引导行业进步的最终目标。

  结语

  完善的会计制度是具体化的会计文化,会计文化建设涵盖了会计制度建设的内容。制度的实施效果是以执行力为保障和前提的,否则,制度的约束力将无从实现。我们坚信,随着我国会计制度、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的会计文化建设将实现突飞猛进;随着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水平、综合业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将形成中国特色的和谐会计行业新格局。


 

版权所有:吉林省林业会计学会
联系电话:0431-88627539
吉ICP备18006452号-1 吉公网安备 220102020006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