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林业厅财务处张德松
(2018年2月16日)
审计风险是指审计部门或审计人员由于提出的审计结论与客观事实发生偏离或背离,从而给审计对象带来某些损失,并导致审计主体需要对其审计行为及其后果承担责任的可能性,在审计工作中如果产生了审计风险,就会出现不能及时发现被审单位错弊,失去审计监督作用;审计产生失败的审计报告,无法实现国家对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掌握,从而导致国家监管与决策的失误;出具失真的审计报告会导致投资者决策失误而蒙受巨大经济损失,甚至会扰乱金融证券市场的经济秩序,所以,如何防范审计风险,使之更好地发挥审计的经济监督职能、经济鉴证职能和经济评价职能,是摆在我们审计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产生审计风险的因素
(一)主观因素
1.审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低和能力不强是产生审计风险的主要原因。审计活动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活动,不仅要求审计人员具有扎实的财务、审计、税务、法律知识和审计基本技能,还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和相关的政策理论水平。如果审计人员达不到较高的素质,就很难对会计资料反映的经济活动作出科学的分析和准确的结论,审计风险也就在所难免了。审计人员如果缺乏经济理论、基建工程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等专业知识,就会直接影响到审计工作开展的深度和广度,就会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
2.审计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的责任心及职业关注。在实施审计的过程中,审计人员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职业关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审计风险。在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缺乏谨慎的工作态度和高度责任心,未严格按照《审计实施方案》实施、擅自缩小和改变审计范围、简化审计程序导致审计结论错误的不在少数。对职业关注缺乏热情也是产生审计风险的重要原因。
3.审计方法本身存在的缺陷。当前,审计工作仍停留在以账目为基础的审计水平上,主要运用判断抽样审计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资产、物资、往来款项等进行手工操作审计。在抽样审计中,审计人员往往为了用有限的成本达到较高预期,放弃相当一部分的样本资料,这就更加大了作出正确审计结论的难度,审计结果于实事存在的误差就不足为奇了。
(二)客观因素
1.审计体制不完善。《审计条例》规定,审计部门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部门和个人的干涉。同时又规定,各级审计部门是本单位审计工作的主管部门,对本单位党委、领导和上一级审计部门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业务工作以上一级审计部门领导为主。而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审计部门的编制还在业务部门,而业务部门负责管理经费、物资保障,则是审计的主要对象。这样,审计部门既要接受业务部门的领导,又要监督业务部门的经费、物资等保障情况,其独立性很难保障,容易产生审计风险。
2.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使审计面临风险。近年来,会计基础工作总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记账不规范、会计信息质量依然欠佳,会计基础工作弱化使审计面临着愈来愈大的风险。
3.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审计范围的拓宽也面临风险。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强化经济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越来越重要,同时也使审计的对象日益复杂化。随着审计范围的拓展,审计的范畴不断扩展,审计服务领域从微观拓展到宏观审计、从真实合法拓展到绩效审计、从事后拓展到全程审计、从传统手工拓展到信息化手段审计,审计范围的扩展也给审计带来了新的风险和压力。
二、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措施
1.建立审计内部良好的运行机制,完善质量控制制度。建立和完善审计机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是减少舞弊、防范控制审计风险的有力保障,质量控制是审计机构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林业系统审计机构应建立有效的内部运行机制和质量控制制度,是林业厅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各项审计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严格审计质量考核办法、减少或消除误差、及时发现和解决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2.完善审计机构建设,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队伍整体素质。借鉴国家审计体制改革的有益经验,遵循审计监督规律,理顺审计管辖关系,实现审计体制与审计职责相适应,审计力量与审计任务相适应,审计监督体制与经费保障体制相适应,逐步建立配套合理、相互独立、条块结合、管辖清晰的新型林业审计体制,机构设置逐步实现垂直领导与划区管理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审计能否为林业改革服务、维护林业经济安全、规范林业经济秩序、提高林业资源效益、促进林业系统反腐倡廉建设,重要的是必须建设一支“学习型、复合型、廉洁型”审计专业队伍,通过公开招聘、考试等方式将财务管理以及会计优秀人才充实到审计队伍,审计岗位门槛应该相对高些,应该具有雄厚的审计、财务会计理论功底,更要有丰富的审计工作实践经验,这也是防范审计风险的有效措施。
3.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标准的要求。林业审计人员只有严格按照专业标准执行审计业务,严格履行审计程序才有可能形成正确的审计结论。因此,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遵守专业标准的要求执行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对控制风险尤为重要。
4.审计查证应保持高度的职业谨慎与合理的职业判断。在审计查证过程中必须保持高度的审计职业谨慎与合理的职业判断,以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审计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一是审计查证要抓住实质,不能仅查表面或账面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揭露实质性的问题。二是审计查证要透彻,不能就问题论问题,要“追根溯源”发现深层次的问题。三是审计查证要注重可靠性,不能只依靠内部证据,要“内外兼顾”充分印证问题。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往来事项做出审计结论时,要保持职业谨慎,要在充分获取内外部审计证据,经济往来事项得到充分印证的情况下,才能做出审计结论,确保审计结论的准确、合规、合理性。
5.运用科学审计的方法。充分运用现代审计技术和工具,提高审计质量。为有效规避审计风险,审计人员要牢固树立审计风险意识。要想真正有效防范和化解审计风险,关键是提高审计质量。审计人员要从思想上、观念上深入理解审计风险,改进审计方法,规范审计程序,监督评价并重,寓监督于服务之中。在审计方法上,推行上审下、交叉审、跟踪审等审计方式。建立审计分权制衡机制,实行审计计划立项、组织实施和报告审理相分离,构建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审计工作模式。以风险的分析与控制为出发点,以保证审计质量为前提,统筹运用各种测试方法,综合各种审计证据,以控制审计风险。
6.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审计人员安全。审计的职业风险还体现在审计人员的安全方面。林业审计部门是林业经济监督执法部门,随着审计工作的不断深化和审计力度的不断加强,必然会涉及到被审单位、个人的经济、政治利益,尤其是审计人员还会参与查办案件,一些不安全因素越来越多,审计人员有可能会受到这样那样的伤害,因此,要增强审计人员的安全防患意识,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审计工作的方式、方法,注重审计工作的隐蔽性和保密性,保护自身安全,降低审计风险。
总之,做好审计风险防范工作,是新常态下发挥审计全面性、效益性、法制性的必然要求,使审计工作更好的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保驾护航。
张德松吉林省林业厅财务处副处调研员联系电话:13894898668